浏览旧版网站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外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浙江省日本学研究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4-04-22        作者:吴霄雄        点击:

4月20日,“2024年浙江省日本学研究高端论坛”在宁波工程学院百慧堂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宁波工程学院主办,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东北亚外语研究》杂志社及九州外国语学院协办。本次论坛立足浙江,辐射全国,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论坛开幕式由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卢飒教授主持。

宁波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翔阳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浙江区域经理孙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吴翔阳代表宁波工程学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对日本学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宁波工程学院期待各位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共谋发展,将本次日本学研究高端论坛办成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研讨会。孙朝表示,外教社自创社以来,始终坚守初心,以高质量的外语学术专著支持外语教学与科研。本次浙江省日本学高端研究论坛的举办,必将促进国内日本学研究的发展,对中日文化交流也有促进作用。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营销经理朱佳锋、九州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马志良、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外语研究》编辑部编辑董微、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进、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继修。

论坛上午的主旨发言分别由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毕雪飞、宁波大学教授张楠主持,共有四位专家作主旨发言。

5B6F 6161

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柴红梅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重要思想论述,为重新思考和大力推进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创新和范式转型提供了理论资源,为全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日本文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进一步探索的可能。嘉兴大学教授郭永恩阐释了《老子》是日本学界始终关注的一个思想主题。时代不同,日本学者关于《老子》的理解各有所异。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吴玲论述了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副教授阿莉塔阐述了“蒙疆区域”叙事的文化形态以及“蒙疆区域学”的研究现状。

77F6

下午的主旨发言分别由浙江工业大学教授任萍、宁波大学副教授李广志、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张永平、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李先瑞主持,共有七位专家作主旨发言。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江静梳理了21世纪以来浙江各大高校研究日本的传统的成果与特点,聚焦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比较。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李先瑞论述了进入近代,日本在自由民权运动和《青鞜》杂志的影响下,女性解放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孙立春从特定的历史性论述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书写与日本国民国家建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忻阐述了与历时词汇化的由非词形式到词汇形式的从形式到形式不同,共时汇化是从语义到形式。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徐微洁指出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开始对亚非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并在援助中谋求合作,实现双赢。温州大学教授杨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地方高校多年教学实践,分析相关经验教训,以构建新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体系,为地方高校提供支持。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修刚在主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当前日语专业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外语专业要正视新时代到来的现实,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学科、新组合的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大教学设计,充分抓住新机遇,追求新发展,创造日语专业教育的新春天。

论坛闭幕式由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冯裕智主持。

7F9D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和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卢飒分别致闭幕词。修刚充分肯定了宁波工程学院召开本次浙江省日本学研究高端论坛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日语教育的发展要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地在思变和求变中去发现未来对我们的需求,在机遇与挑战中去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更多可能性。同时,强调日语专业的发展也必将适应未来数字化的发展。卢飒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她认为本次论坛契合高校日语发展趋势与现实需求,为日语学科发展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对于日语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变革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经过全体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本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论坛将继续立足日本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鼓励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新时代新使命,为加快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