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旧版网站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外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又夺两个特等奖!外院教学比赛因啥持续交出高分报表 发布时间:2022-11-10        作者:姬国海        点击:

近日,第十三届“外教社杯”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浙江赛区)

落下帷幕

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黄莹、姜雨晴

分别获得大学英语综合组和听说组特等奖

她们将代表浙江省继续参加国赛

仇志美获得大学日语组二等奖

继去年我校教师姜帆、耿燕川在该赛事斩获外语专业组特等奖和一等奖后,外国语学院持续发力,在狠抓教学的同时,把公共外语当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精心准备各种赛事。副校长徐可明、教务处处长方烨汶来到外国语学院,与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深度交流,充分肯定了外语方面的教学特色,为学院一年来的教学比赛成果点赞,支持学院走自己特色的发展路线,让教师全力备好赛、用心上好课。

“比赛就是自我审视、自我检查,让我们有机会互相指点、取长补短,由此壮大外语教学的实力。”作为外国语学院教学比赛负责人,姜帆对比赛倾心竭力。他说,教师通过比赛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呈现能力,将赛场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融入课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知识是死的,但话题是活的。”黄莹以学生关心的网络热点为题,结合现场调研和事先的网络调研,开发了多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篇章理解、新词摄入等知识目标,同时采用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创建的STICO教学理念,做到知识输入与输出并重,使小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思辨能力的大舞台。

“比赛像一面放大镜,让自己看清每一处细节上的瑕疵。”姜雨晴直言,比赛不仅让自己看到知识上的不足,也对课堂上的言行举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升教学机智更是深有感触。而在教学设计上,她充分发挥教学特长,以听促说,选取学生日常接触的流浪猫事件为案例,融入深层次批判性思考。她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全盘接受,而应是让他们敢于阐述、愿意阐述自己的思想,充分开发其思辨能力。她常常以书中的话自勉并寄语学生:“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现场参赛、观摩其他优秀前辈讲课,真的收获满满,也是给自己的教学生涯一个好的开端。”作为日语教师参与该项赛事第一人,仇志美在本次比赛中获得大学日语组二等奖。

“这次比赛不是我一个人的比赛,是整个学院的比赛。”回顾整个赛事,三位老师几乎说出了同样的话,她们被学院热烈的氛围和学院老师的热情深深感染。姜雨晴坦言:“没有感觉这是一次个人赛,甚至比10月份的团体赛更像团体赛。”

为了给老师们加油打气,卢飒和赵旻燕两位院长多次来到备赛现场安排试讲,为参赛教师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他们时常加班加点查阅资料,给予教师很多帮助。比赛也受到了其他专业老师的密切关注,他们纷纷加入研讨,除了互相学习,每次磨课也真诚地指出不足,同时毫无保留地提出建议,甚至主动分享多年积累的素材和资源。

一个好汉三个帮,外国语学院大家庭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不断斩获佳绩。